一件都有故事,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:那个蓝鲸形状的,是她小学时去市图书馆做小义工时,政府发的小礼品;那个梧桐叶形状的,是她和朋友一起去市里的旅游景点玩时抽奖得到的;那个写着“金榜题名”的,是她中考前和爸妈去天白寺祈福时,在纪念品商店买的……
季沨听得非常认真,就像刚才听苏芷讲题一样:“难怪你这么喜欢冰箱贴。”她的目光又落在小黑板角落的一圈冰箱贴上:“这些呢?它们有什么故事吗?”
这是五片三角形的冰箱贴,从其艺术风格来看,它们显然是一个配套的系列。每一片都刻画了一件有名的民族乐器:古琴、编钟、琵琶、胡琴与笙。其做工之精妙令人赞叹,雕刻细腻,层次分明,富有立体感,仿佛能让乐器的音韵跃然而出。整体色彩并不鲜艳,像古画,却用着烫金的勾线,在灯光下显得又典雅又华贵。
从形状上看,这些冰箱贴本应能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形。然而,因缺失了一片三角形,它们只能组成一个缺了一块的六边形,宛如一幅未完成的画卷。大概是因此才被放在角落。
“这些啊。”苏芷轻轻扶了扶额头,有些无奈地说道,“其实它们也没什么特别的故事。要是硬要讲的话,大概就是我早上六点去排队抢联名的经历吧。”
原来,这是两年前附近的一家书店推出的“国乐”联名款冰箱贴。冰箱贴的制作十分典雅,可售卖方式却一点儿都不优雅。它采用了一种限时限量的售卖方式:连续六周,每周六早上九点准时开售,仅限线下购买,而且每款冰箱贴仅限两百份。如果想要买到,就只能早早去排队等候。
苏芷当时咬着牙,连续五周起了个大早去排队。然而,第六个周六,学校安排了期末考试。宋月庭和苏青竹都是单休,而她认识的同学也都在那天考试。无奈之下,苏芷只能忍痛放弃了最后一个冰箱贴。
“真的好可惜啊,可我又不想给黄牛花钱。”两年过去了,苏芷说起这件事时,依然流露出一丝痛惜,“而且我错过的居然是阮,那可是我最喜欢的乐器。”
“你会弹吗?”季沨好奇地问。
“我以前学过,小学考完十级之后,练的频率就低了。不过我还是每天都听。”苏芷说完,有些害羞地补充道,“等我过几天拿出来复习一下,再弹给你听。”
“好呀。”季沨眼中满是期待,仿佛已经收到了一封快乐的预告。
又过了一会儿,季沨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再继续赖在苏芷这里了,只能依依不舍地和苏芷告了别,准备自己回去。
苏芷依旧像上次那样,强行给季沨叫了出租车,还很照顾季沨的面子地说道:“就当作是你送我礼物的报酬嘛。”
苏芷对她真的太好了,好到让她觉得自己不配承受,好到让她害怕这一切只是幻象,一眨眼就会消失,好到让她时刻担心,说不定明天苏芷就会失去耐心,这份善意就会戛然而止。
毕竟,季沨的过往经历似乎时刻在提醒她,美好的东西总是脆弱易碎的。
苏芷为什么要对她这么好呢?
季沨曾在书中读到,这个世上确实存在许多人内心善良,愿意暂时牺牲自己,去换取他人的幸福。
但书中也提到,善良的本质,或许只是通过帮助他人来获取一种情绪价值,而这种价值会随着重复的次数增多而逐渐衰退,最终变得不耐烦。唯一的例外或许就是被帮助者能够给予相应的回报。这个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,传统文化一直强调“礼尚往来”,哪怕是圣人,也无法一直无私地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。
可她季沨又能回报苏芷什么呢?告诉她,自己其实是个曾经自己选择退学的天才少女,今天的作业根本不需要草稿纸,直接心算就行?还是告诉她,自己一直在偷偷观察苏芷的解题速度,生怕算得太快而露馅?
天哪,当她总结这些事时,自己都觉得自己欠打。
可她真的很想找到一个理由,留在苏芷身边啊。
那要是把真相告诉苏芷呢?惹苏芷生气先放在一边,最要命的是,她将再也没有理由去找苏芷了。总不能去给苏芷补习吧?苏芷成绩又不差,人家根本没这个需求,只会觉得莫名其妙。她能给苏芷带来什么呢?一堆自己做的小玩意儿?一开始或许会让苏芷觉得新鲜,但肯定不是长久之计。
那她还有什么理由去找苏芷呢?难道以alpha的身份去追求她?这种事季沨连想都不敢想。像苏芷这样既漂亮又性格好成绩好的女生,肯定不缺追求者。
她真的很想继续留在苏芷身边。她喜欢苏芷身上栀子花香的味道,喜欢苏芷的笑,她还在期待着有一天能看到苏芷抱着一个漂亮的阮,像电视中的江南女子那样弹好听的音乐。
最终,季沨想出了一个有些可耻又有些卑微的计划。
第一步,她拿出自己仅有的积蓄,去不远处的网吧求人订购了一堆高中生的二手学习资料,想借此了解一下高中生的常见错误。
第二步,她熬夜翻阅书柜里所有与游戏数值策划相关的书籍。这些书原本是为了给自己的小游戏设计等级、血量之类的数值而买的,但她一直没来得及用上。
游戏的数值策划是一门邪恶的工作,策划者能用数字来拿捏人心,电子游戏的每个数字,都是精心打造的温柔陷阱,无数人沉迷在那一个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数字中,无法自拔。
终于,在夜色浓重如墨般深邃时,季沨在纸上绘制出了一条曲线。这条曲线综合了诸多因素:现实的合理性、节奏的控制、游戏玩家的情绪起伏……前期是快速成长期,中期是稳步增长期,而后期则是缓慢成长期。还包括一些合理的动态波动。
曲线上的每个点,都是她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需要考出的成绩。其中第一个关键节点是600/1050——这是她下次月考需要达到的“中下游九中学生的成绩”,也是她为苏芷准备的一份回报;最后一个关键节点则是700/750,这是她高考时应该考出的成绩。
当然,她也不清楚苏芷能不能坚持到那最后一个关键节点,可能第一年就结束了。
“我现在唯一要做的,就是让小芷开心。”躺在床上,季沨却依然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。她轻声呢喃:“至少,晚一点再厌烦我吧。”